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。其前身为建筑工程部技术图书馆,1973更名为国家建委建筑图书馆。1983年根据建设部的批示,改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图书馆。2000年随企业转制更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图书馆。本馆藏以建筑科技类资源为主,现拥有中外文馆藏资源近7万种,15万册。其中图书12万册,期刊3万册。外文书刊占所有馆藏资源的46%,文种多达30种。
近年来,我馆着重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。我们的宗旨是:即要保留传统的服务模式,也要提供先进的互联网服务模式。所以我们一方面从打造特色馆藏资源入手,另一方面努力构建数字馆藏资源的服务体系。《馆藏标准规范数据平台》是我馆自1949年~2007年期间的所有馆藏规范的数字化资源,这部分旧标准规范不仅揭示了建筑行业标准规范的编辑史及发展史,更主要的是它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。
我馆的《馆藏外文电子期刊库》收集了195种建筑类电子期刊,其中SCI/SCIE期刊100种、Ei期刊127种。截止到2023年7月,期刊文章已高达25万篇。同时我们还为读者提供了《重庆外刊资源服务系统》,此数据库收录了全球范围内利用率最高的外文专业期刊2万种,SSCI期刊8800余种。另外,图书馆除了拥有同方知网的《建筑业知识资源总库》,我们还拥有维普的《工程技术专辑数据库》及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》,以上三大数据库涵盖了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的全部学科。2022年为了加大数据智能资源的服务,我们在原来《超星发现》数据平台的基础上,又增加了《经纶》知识资源系统。我们的目标是:从数据资源查询到数据资源的精准配送,再到突破IP限制,让读者随时随地都可以免费获取图书馆的数据资源,以期打造新一代的知识资源服务系统。除此之外,图书馆还订购了《美国制冷协会数据库(ASHRAE)》、《方正阿帕比数字资源平台》、《匡九羽中外文电子图书库》、《畅想之星(人天)电子书平台》,我们力争从不同渠道、不同品种、不同角度去丰富馆藏资源的品质,以此构建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服务体系。
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图书馆位于C幢2层,建筑面积898.36平方米。分上下两层书库,它包括阅览区、标准规范区、工具书区、期刊区及图书五个区。阅览室可同时容纳40位读者就读,并提供免费WiFi连接及计算机自助检索服务。图书馆RFID自助借还系统已正式上线,此系统无人值守,读者可自助借还。图书馆的微信服务,可及时提醒读者用书信息,并可检索全部馆藏。